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文娱 山东文艺正文

张炜先生长篇新作《河湾》座谈会召开

2022/8/5 9:39:32   来源:中国山东网    

  8月2日,由山东省当代文学院、山东文学馆、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张炜先生长篇新作《河湾》座谈会”在山东文学馆召开。

  会议由山东大学丛新强教授与南京师范大学何平教授共同主持,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及来自山东省作协、花城出版社、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会议伊始,丛新强教授介绍了《河湾》的社会反响和会议缘起,本次座谈会纯粹出于对张炜老师的致敬和对这部新作的热爱而举办。

  之后,山东省作协姬德君书记致辞,他提到,张炜先生创作精力旺盛,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文学提供佳作,始终回应着时代和历史的召唤,是文学领域的“大劳动者”。深入解读张炜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是文学界从“高原”走向“高峰”过程中需要持久面对的重要课题。

  花城出版社张懿社长回顾了张炜与花城社的渊源,介绍了《河湾》的出版历程与宣发情况,编辑团队代表杜小烨也从个人角度讲述了反复阅读《河湾》的体会。 接着,《河湾》作者张炜先生深情回忆起青少年时代跨山过河奔赴远方和迎接文友相互交谈的场面,几十年过去,外部的条件有所改善,而期待批评、渴望奔赴文学盛会的热心始终不变。他继而谈到创作心路,《河湾》是一部在不平凡的时期写就的小说,封闭的写作环境交织着孤独的折磨与创造的欣悦。一直以来,他试图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融为一炉,以获得创作上的刺激和启发,而在此接受高质量的文学批评,更使他的努力有可能超越自己。

  研讨第一阶段,南京大学丁帆教授首先辨析了《河湾》内部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及“后浪漫主义”的新质。傅亦衔与洛珈的“隐婚”无疾而终,标志着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而“我”舍掉官位,沿着未知前途的河湾走上返璞归真的道路,则在变化了的时代背景下显示出全新的精神高度。同时,与人物爱情形成对位关系的风景描写,既是浪漫主义情绪的宣泄,又充满着浸透人文精神的土地伦理。

  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谈到,张炜笔下的人物往往围绕自己的身世秘密,以历史幸存者的身份,对“历史后遗症”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挖掘和质询。而根据威廉·托马斯的“情境社会学”,即人们容易把自身经历的情境理解为真实,从而安排一生的活动,在“伤痕文学”的历史加工方式已经成为集体记忆的情况下,如何再度辨识作品的真实与虚构、洞见与不见,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谈到,《河湾》是张炜大半生创作的一次美学上的总结,叙事技巧炉火纯青,显示出内敛中从心所欲的“晚郁”风格,背后是自然哲学的支撑。《河湾》又是一部在欲望膨胀的年代保持精神洁净的心灵之书,是为同代人的历史和命运而写,自己不想用过多的理论术语去介入它,更愿意用感觉去接近、用心灵去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指出,《河湾》的语言和叙事风格特别地具有“纯诗”气质,而在感性的弥漫以外,俄罗斯文学式的灵魂解剖和自我审视,抵消了强硬的个性舒张,减弱了对读者的压迫感。张炜文学的精神性品质,体现着当代文学摆脱故事与噱头,寻找内在主体性的努力。另外,《河湾》顽强地追索历史正义和人性尊严,要求还原被宏大叙事磨平和归零的历史沟壑,主人公的个人经历与文化性格糅合了上世纪50年代到新世纪的多重印记,留下了巴尔扎克式丰富而细致的文学证言。

  南京大学张光芒教授重点分析了《河湾》对张炜既往作品的美学转向和超越,从《古船》到《你在高原》到《独药师》,张炜惯于在家族史和社会史的结合点上展开叙事。而《河湾》则别具当下生活的视野,以往作品偏爱追问当代社会的历史由来,《河湾》则力求探索它的内在秘密及未来走向,它采取了个体心灵的写作立场,从困惑入手,不预设先在的道德准则,而是以谦逊的姿态思考当代人该如何重新建构自己的精神高度及其日常生活。

  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引用了本雅明对“历史天使”的解释,既然“历史天使”是被一个又一个灾难的风暴吹着倒退着走向未来,那么理解当下的能力就取决于能否在此刻辨识出压缩其间的多层次的历史与未来。《河湾》的主旨是重建个人生活,要义则是找到“历史天使”的巨眼,看清楚究竟是怎样的过去、怎样的遗忘不断地破坏我们的个人生活。

  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指出,张炜的写作有其一以贯之的主题和理念,对于世道人心的颓废有深刻的反思意识和紧迫的痛感、耻感,而他重建精神的努力表现在他超越性的自然书写中,在这里,他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呼唤人文精神,呼唤那颗“朴实、敬畏的心”。

  南京师范大学何平教授认为张炜是具有持续思想能力、善于把握时代精神转向的作家,从《古船》到《九月寓言》再到《刺猬歌》,他总是在新启蒙、人文精神讨论、经济全球化等当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时刻,以预言或总结的方式出场,召唤自己的精神同路人,《河湾》亦是后疫情时代的合时之作。

  研讨第二阶段,山东省作协黄发有主席以“抒情”为题看待《河湾》的意义,近年来,面对不断物化的现实,小说是冷淡的、疏离的,而大众文化则通过摆脱历史、现实的负担获得释放的快感,在此背景下,《河湾》通过有机结合“抒情”“史传”两大传统与“抒情”的哲思化,为我们业已衰落的主体性注入一针强心剂。

  山东省作协陈文东副主席以“诗”与“思”两把钥匙解读张炜不断加厚的文学“高原”。

  山东省作协刘玉栋副主席将《河湾》定义为“自我之书”“突破之书”“超越之书”,小说对“厌倦”的抉隐发微直击当代人的生存症结,傅亦衔与洛珈为打破“厌倦”循环的“隐婚”之举也为读者打开了新鲜的阅读经验。

  暨南大学张丽军教授指出《河湾》与张炜既往创作的几大区别,一是将历史—现实的对话关系由父子辈挪到了祖孙辈,二是罕见地以女性为主角,三是价值载体从家族精神血缘的一脉相承到个体对历史之恶的忏悔和救赎,四是思想领域的当下性、对话性与开放性。

  扬州大学刘永春教授将张炜的文学系谱分为两大流脉,一是以《古船》《你在高原》为代表的“以我观物”“以我观史”“以我观人”,二是以由《九月寓言》开创的“以他者呈现主体”,在此意义上,《河湾》汇流了二者,形成新的文学场域,为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现实书写提供了新的角度。

  山东师范大学赵月斌教授表示,《河湾》是张炜文学的集大成之作,连接了既往创作中的许多互文性元素,同时也有所超越,对当下现实的锐利呈现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打底。

  山东师范大学顾广梅教授将《河湾》看作对当代生活的“告别之书”和“重建之书”,小说人物在沉思中陷入困惑,困惑后选择告别,重建的方法则是走出小屋,积极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联系,想象生活的更多可能,在情与理的发展、交融中获得个体生活的独异性、完整性。

  山东大学马兵教授首先从汉德克的《试论疲倦》与韩炳哲的倦怠理论入手,为小说补充了前沿的知识背景,又将“本源的真正的浪漫主义”看作张炜写作的内驱力,并指出小说在柄谷行人的意义上恢复了“风景”的神圣意义。

  山东大学丛新强教授指出,《河湾》在半岛历史、半岛故事和半岛人的书写中,重新揭示家族“秘史”,敏锐表现时代“病症”,竭力探寻精神“药方”。从爱情到家族,贯穿入冤屈与申诉;从历史到现实,呈现着“厌倦”、“急躁”与“网络”病症;从爱的依靠到自然的回归,显示出“爱”的不可靠与“河湾”的重建。另外,“访高图”的首尾呼应也带来结构整体上的闭环特色。

  《张炜评传》作者张期鹏认为,《河湾》与张炜之前的作品共享了“进击”的文学姿态,体现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

  山东理工大学张艳梅教授将“河湾”意象视作现代性进程的“弯折”与受挫,由之引发当代人寻求精神解药、历史解码、空间解密等一系列问题,最后落脚在价值共同体的建构。

  山东大学赵坤副教授认为,“河湾”所象征的道路母题,预示着人物将在漫长的现实行旅与精神跋涉中,等待一个意义时刻的到来,部分恢复了小说古老的意义功能。

  最后,何平教授作总结致辞,认为本次座谈会既得到了国内许多一流学者和批评家的鼎力支持,也集中体现了山东中青年学者和批评家的雄厚力量,进一步为《河湾》这样一部重要的面向当代生活的反思之书打开了广阔的阐释空间。(通讯员 鞠啸程)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